《王牌7》的争议与逆袭
作为浙江卫视的顶级综艺,《王牌对王牌》第七季(以下简称《王牌7》)近期经历了口碑的过山车。尽管前7期节目稳居同时段收视冠军,但广告过多、嘉宾依赖提词器等问题引发观众不满,豆瓣评分一度跌至4.3分,创下七季最低。
争议焦点:广告与内容失衡
前两期节目因广告植入过多遭观众诟病,总导演吴彤不得不公开承诺改进。虽然第三、四期综艺效果有所提升,但第五期经历三次延播后,整改痕迹明显:科普内容增加、游戏环节趣味性下降,引发新一轮争议。

第七期封神:沈腾贾玲的综艺智慧
“刻意为之”的综艺感才是核心竞争力。第七期职场教育主题节目中,沈腾和贾玲通过三大游戏环节展现教科书级的综艺表现:
- 传声筒游戏中「装傻充愣」,衬托新人周也的认真表现
- 察言观色环节两次拆穿宋亚轩,打破节目剧本套路
- 东南西北游戏中贾玲主动扮演「游戏黑洞」制造笑点

王牌家族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
尽管面临华晨宇负面新闻、宋亚轩争议等挑战,沈腾和贾玲用「刻意为之」的综艺智慧撑起了节目效果。正如观众评价:「没有沈腾贾玲的刻意装傻,《王牌》走不到第七季」。

未来展望:在娱乐与正能量间找平衡
在「去娱乐化」的政策压力下,《王牌7》仍努力保持综艺本质。正如文中所言:「连开播24年的《快乐大本营》都能停播,《王牌7》的坚持已属难得」。观众或许应该对这类老牌综艺给予更多包容与支持。